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中国食品企业遭遇“连坐法”考验

  • 生活常识
  • 2025-04-15 05:15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中新社报道,近日,在河南漯河召开的中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信息发布会暨高峰论坛,聚焦了当下中国食品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公众的误解、监管部门的责任归咎以及源头问题,这些企业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其中,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解决已成为这些企业迫切需要应对的难题。

会议中,中国食品企业的领军人物、行业专家及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就“食品企业发展的模式与创新”以及“食品产业发展的安全与未来”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他们普遍认为,当前食品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添加剂的使用,然而公众对添加剂存在普遍的误解。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熊必琳指出,没有添加剂就没有今天中国食品工业的繁荣。然而一些公众却误认为所有添加剂都有害。实际上,中国已经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香料。他强调:“不用谈剂色变。”真正的问题在于部分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不当使用或违规操作。

针对食品行业的监管问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现行的监管模式有待改进。他表示虽然食品行业的监管部门众多,但最终责任却全部归咎于企业,而忽视了监管部门的责任。他主张采用“减法应对”,即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不必增设更多的部门,而是优化现有机制,避免漏洞的出现。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则谈到了源头管控问题。他提到双汇曾遭遇的瘦肉精风波,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肉类食品产业链上游的问题,即生猪养殖环节的问题。然而最终的责任却由企业承担。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

美国玛氏公司总裁李宇则强调了源头管控的重要性。他认为企业应当延伸到供应商,建立完备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源头探访。而北京汇源饮料食品公司董事长朱新礼则呼吁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控方面应更加严格和细致,真正的“良心企业”是乐于接受严格监管的。这场高峰论坛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食品工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唯有坚守诚信、创新和质量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也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