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市场风云变幻
维生素C原料药市场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呈现下跌趋势,价格不断走低,行业形势严峻。据业内人士透露,维生素C的价格在短短两年内从最高的12美元一公斤跌至现在的不到3美元一公斤,且未来两年内难改颓势。
维生素C行业专家健康网总经理吴惠芳以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当前维生素C行业的困境:“现在的价格已经跌到‘地板’上了,未来两年内都难以翻身。”在刚刚结束的第67届南京原料药展会上,成交量的大幅减少正是这一形势的生动例证。受此影响,包括东北制药等多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严重受损。
我国是全球维生素C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近九成。尽管产量巨大,但在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主要企业如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江山制药和鲁维制药等“五大家族”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目前,五大企业的产量总和远超10万吨。
吴惠芳表示,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产能和产量的增加。目前,我国所有维生素C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5万吨,而全球的需求量最多只有15万吨,供大于求的局面十分严峻。
在这个“寒冬”里,一些小企业已经难以承受压力,开始停产。而一些大型企业也在苦苦支撑。东北制药作为一个维生素C生产大户,在维C价格高企时曾赚得盆满钵满。然而现在,公司已经难挽亏损残局。据前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的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2721.36%。
华北制药同样面临着困境,其三季度报告显示当期利润只有457.19万元,同比下降86.80%,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将下滑50%以上。
为了扭转亏损局面,东北制药已经开始着手重点开发药品制剂业务,以改变对维生素C的过分依赖。行业人士指出,制剂推广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难有明显成果。目前,行业只能寄希望于国家工信部正在制订的《维生素C行业准入条件》。希望该文件能够不仅从产能大小上制定准入标准,还能实施出口配额制度,防止企业间的无序竞争。
维生素C市场目前正处于风云变幻之中。行业内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和策略来应对当前的困境。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和规范,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