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对广州番禺大罗塘冷冻食品市场展开调查,揭露了一条重要的冻肉产业链条。尽管监管部门多次打击,这一产业仍然猖獗。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这一冻肉链条被公之于众。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指出,在当前活动中,肉类产品的尤为突出。国内肉类价格高涨,而国外某些肉类因不被当地人青睐,导致交易商可以以极低的价格获取。在这巨大的利润驱使下,一条疯狂而又隐秘的链条应运而生。大量未经检验检疫的进口冻肉涌入市场,不仅冲击了国内相关产业,更对民众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在广州番禺区大罗塘村的恒锋冷冻品交易中心,记者目睹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一些冻肉批发公司的展厅门口,产品包装内外均未见进口食品必备的检验检疫证明。面对记者的质疑,一位女店员坦然表示:“有些有,有些没有。”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肉品的真实来源。
据了解,这些未经过检验检疫的肉品大多来自疫区,如美国等被禁止进口牛肉的国家。它们通过渠道从越南流入广西,再运至广东进行销售。尽管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整治力度,但依然有商家铤而走险。一位打私人员透露,在高峰期,每天从广西过来的货柜中,大多数都藏有冻肉。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大罗塘的冻肉批发商们如坐针毡。他们对陌生电话保持警惕,对记者的调查更是避之不及。记者依然揭开了一些内幕。在一家名叫“汇×”的展厅前,记者发现一款巴西进口鸡翅内外包装均无检验检疫合格标签。当记者询问其他档口时,均发现有类似的无证明肉品。
一位肉品批发商张老板对记者坦言,由于中国的贸易政策限制,很多国家的肉品无法正规通关。而国内对牛百叶、鸡爪、鸡翅等产品的需求量大,正规进口渠道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只能通过来补充。
在这起调查中,记者不仅看到了冻肉产业的猖獗,也看到了商家在暴利驱使下的道德沦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在他们的贪婪面前显得如此脆弱。随着调查的深入,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打击力度,彻底铲除这一危害公众健康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