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政策的逐步优化的推动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功地引领了江苏省内医疗界的新风向。作为江苏省首家开通新农合“即时结报”服务功能的三甲医院,中大医院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医疗为民的理念。近日,该院与江苏省内五十余个县市区的合管办签署了“即时结报”合作协议,构建了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网络。
在这张覆盖广泛的网络中,需要转诊的新农合病人不再需要为繁琐的报销流程烦恼。他们只需通过当地的合管办,借助江苏省卫生厅打造的开放式的省级转诊平台,便可轻松与中大医院对接。在这里,病人能够得到最专业、最及时的医疗服务,而在出院时,他们只需支付个人应承担的住院医疗费用比例,其余的统筹部分将自动扣除,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记者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亲眼目睹了这一变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一位来自盐城的徐姓患者,因患淋巴瘤通过省级转诊平台来到中大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仅仅一周多的时间,他的治疗费用便接近三千元。在出院结账时,他已经欣喜地发现统筹已经承担了35%的费用。一位来自如皋的患者更是感慨万分:“过去住院需要一次性拿出几万块,真的不容易。现在政策好了,负担减轻了不少,而且再也不用回去等报销了。”
中大医院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通过省级平台转诊而来的新农合患者,从门诊、急诊到住院病房、出院结账,都为他们开辟了专门的绿色通道。记者在医院观察到,住院病人的病历夹上都醒目地标注着“新农合”字样。中大医院医务处主任汤士忠表示,为了减轻患者负担,医院的信息系统会有专门的提示,避免使用不在报销范围内的药品。当医生开出此类药品时,电脑系统会自动弹出提醒窗口,确保病人或家属充分了解并签字确认后再使用。
中大医院医保办主任蒋阿凤强调,为了让转来的新农合病人能够便利就医,医院专门模拟病人来院过程,制定了一系列合理流程。这些流程设计体现了医院的用心和关怀,尽可能地让农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不走弯路,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