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族的定义并非仅限于每一代都出现高官或知名人士。豪族的形态多种多样,涵盖了经济巨擘如汉末的首富家族,累世居官的世家,尽管经济上可能并不显赫,如连续十几代人官居二千石的泰山羊氏,还有学术世家如扶风、颍川等,以及世袭的宗室和侯爵之家。实际上,大多数豪族都兼具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特点。以泰山羊氏为例,虽然贫穷,却兼具累世居官和诗书传家的豪族特征。
想象一下,如果非豪族家庭能够拥有父亲、叔父等辈辈居高位,与顶级豪族交往密切,子女如诸葛亮一般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与顶级豪族联姻,这是难以想象的。从诸葛丰到诸葛玄的七八代人,虽然可能没有显赫的名人,但不能因此否认诸葛亮的豪族出身。同样,诸葛亮自称“臣本布衣”,并不能否定他的豪族背景。布衣是指没有官职的平民,但并不代表其出身背景。豪族出身的诸葛亮在未担任官职时,同样可以被称为布衣。
《诸葛亮传》记载他是诸葛丰的后人,这一记载可信度很高。尽管五百年后编纂的《元纂》由于材料缺失,没有将诸葛丰列入,但从诸葛珪开始,每代人都传承有序。至于诸葛亮和刘表的关系,刘表不可能不知道诸葛亮的才能和存在。诸葛亮投奔刘表,但并未得到重要职位,这并非因为诸葛亮缺乏才能,而是刘表的识人用人能力有限。诸葛亮的“躬耕”南阳,遇到刘备,自称布衣,并不代表他没有背景。
在刘备生前,诸葛亮虽未受到特别重用,仅是军师将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如诸葛诞优秀。诸葛亮的名望主要来源于辅政后的南征北战。他在荆州的人脉广泛,与当地的士族和名士有深厚的联系。尽管诸葛亮在二十七岁前没有任何从军或从政的经验,但他的才干和人脉,特别是人脉,是刘备看中他的主要原因。刘备在新野期间,没有得到荆州强势士族的支持,直到诸葛亮的选择,他才获得了翻身的机会。可以说,诸葛亮是刘备生命中的贵人。
豪族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它涵盖了多种形态。诸葛亮虽自称布衣,但并不意味着他出身平凡。他的家族背景、人脉和才能,使他成为蜀汉的重要人物,对刘备和整个蜀汉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