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许多人感到口干舌燥、声哑干咳和皮肤干燥等困扰。这时候,作为白色食物代表的山药,以其卓越的保健养生功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在冬季如何食用山药以达到除燥的效果呢?
山药,中药材中常被称为淮山、淮山药或怀山药等。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滋补效果,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山药含有皂甙和黏液质,具有润滑和滋润的作用,可以益肺气、养肺阴以及益肺止咳。山药还含有丰富的粘液蛋白,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食疗的绝佳选择。特别是补脾养胃,以铁棍山药为最佳。
与其他进补食材相比,山药的性质温和,不寒不燥,容易被各种体质的人所接受。值得注意的是,山药具有收涩的作用,因此大便燥结的人群不宜食用。有实邪症状的人也要避免摄入。
关于山药的烹饪方式,其实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眭红卫教授分享了他的经验:圆山药口感脆爽,适合清炒;佛手山药淀粉含量高,口感软糯,适合蒸食;而铁棍山药则介于二者之间,煲汤是不错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山药不仅可以用作主粮,还可以作为菜肴,可以清炒、炖汤、拔丝等,是个全能型食材。其含有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关于山药的营养成分,如果单纯从保留营养的角度来看,生吃是最能保持其营养的方式。焯水放凉后的清炒方式也比清蒸更能保留其营养。
在处理和烹饪山药时,去皮是一个重要的步骤。由于其粘液中含有植物碱和皂角素,处理时需要注意。眭红卫建议戴塑胶或一次性手套在水中削山药皮,这样可以避免粘液粘在手上,也可以防止山药在手中打滑。如果不慎将粘液粘到手上,可以用清水加少许醋清洗,另外食用油涂抹也可缓解。山药切片后需立即浸泡在盐水中,以防氧化发黑。
冬季是食用山药的好时节。其独特的保健养生功效,不仅可以除燥,还有助于补虚、润肺、止咳和调节血糖等。希望大家能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山药,享受其带来的健康益处。更多关于山药的保健内容,推荐大家进一步阅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