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一家大型医院的雷人春联!看了谁还敢进去啊?》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篇帖子中,网友分享了两张照片,照片展现的是某医院门诊部的春联,上联写着“生意火红红四海”,下联则是“财运兴旺旺九州”,横批“生意兴隆”。
看到这样的春联,人们的思绪不禁飘向医院为了金钱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形象。这已经在民众心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仿佛医院就是一个高收费、乱收费的地方。“得什么都好,千万别得病”成了人们的一种共识。
并非所有医院都敢乱收费。一些资源匮乏、名气不大的医院并没有这个胆子。新闻报道显示,那些拥有大牌医生、名医坐镇的医院总是人满为患,甚至一些大医院的名医挂号成了黄牛党的新战场。许多患者为了能够得到名医的诊治,不惜提前几个月甚至连续一周排队等号。这些大医院拥有最好的医疗资源,享受最多的政策支持,自然盈利可观。而那些小医院,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因为缺乏患者而面临生存困境。
这幅求财春联的出现,凸显了中国医疗改革的困境,尤其是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问题。优秀的医生渴望留在大医院,享受福利好的医院资源,而好医生又吸引了更多的患者,患者流量带动了医院的盈利,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相反,小医院则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缺乏好医生和患者,难以维持运营。
要解决这一问题,仅仅依靠国家下拨更多的资金是不够的。合理调配人才资源,扶持小医院和社区医院,才是国家在政策制定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卫生部部长陈竺也曾坦言,公立医院改革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点。今年,将推广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争取在人民群众实惠方便、缓解看病贵和医务人员受鼓舞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们期盼各方能够加大力度,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早日取得实质性突破,找到一条适合公立医院发展的全新道路。让我们在医院门口见到的春联不再是求财祈福,而是更多体现医者仁心、患者安康的温馨祝福。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但愿病房无患者,仓库空药箱的景象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