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骨质疏松:不仅仅是补钙那么简单》
在如今的社会,骨质疏松已成为许多人的健康隐患,不仅中老年人需警惕,年轻女性也同样易受其困扰。那么,面对骨质疏松,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许多人误以为只需简单补钙即可,专家指出,这实则是一个误区。
治疗骨质疏松并非单靠补钙就能奏效。尽管补充钙剂是广为人知的方法,占到了22.67%,还有多晒太阳、改变饮食习惯如多喝牛奶等,但在专家眼中,骨密度的下降与人的内分泌系统改变有关,背后的原因远比单纯的“缺钙”复杂。
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和骨质疏松科主任吴文教授强调,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并非取决于你摄取的钙质多少。定期补钙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治疗骨质疏松并不仅仅涉及钙质。当骨质疏松与钙质流失过多有关时,补钙才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通常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应在补钙和补充活性维生素D的基础上,再选用一种抗骨质疏松的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是否需补钙,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定。建议先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液中钙、磷、镁的水平、骨密度、肾功能等,并了解是否有肾结石病史和引起血钙升高的疾病。若有肾结石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
吴文教授还指出,由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一直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难题之一。有些患者不能遵医嘱按时口服治疗药物,这导致骨折风险增加。近年来,临床上有一些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的骨质疏松药物,一年只需给药一次,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能导致患者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由于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许多女性在出现疼痛甚至骨折后才发现自己患有骨质疏松。专家提醒大家,出现以下症状时最好到医院检查:一是疼痛,特别是腰背部疼痛;二是身体变矮、驼背;三是易发生骨折;四是在45岁或以前已停经、四肢骨痛、手脚麻木、肌肉抽筋等。
骨质疏松危害健康,需早发现早治疗。除了上述内容,大家还应了解骨质疏松的更多保健知识。关注骨骼健康,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