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诗人”余秀华的世界
我们常听闻的“脑瘫诗人”余秀华让我们意识到,脑瘫患者并非都有智力缺陷,相反,他们中有人天资卓越,智力超群。陈倩医生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就诊的脑瘫患儿中,有的仅表现为智力落后于同龄儿童,并无典型的脑瘫症状如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他们属于认知功能障碍的范畴,诊断时需特别谨慎。
脑瘫,这一在小儿时期常见的伤残状况,是由于脑发育早期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其表现主要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部分患儿还会伴随智力低下、癫痫及行为异常。在我国,脑瘫患者的数量约175万,其中0-6岁的患儿数量更是高达31万,且每年以4.6万的速度递增。新生儿的脑瘫发生率在2‰至5‰之间。
陈倩医生分享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旗旗是一个早产儿,出生后在医院接受了ICU治疗。随着孩子的成长,家人发现他智力落后,被诊断为脑瘫。经过医生的检查和评估,发现孩子虽然有脑瘫的诱因,但并没有典型的姿势和运动异常。他主要的问题是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语言认知能力差,导致整体智力和学习能力低于正常孩子。但幸运的是,这种情况是可以进行干预的。
经过两个月的颅磁刺激治疗、脑电生物反馈和针对性的认知训练干预后,旗旗的认知能力有了显著改善。他不仅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语言和书写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他的家人对此充满了新的希望。
陈倩医生以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了这一现象:智力就像是一个水桶,认知功能则是组成水桶的木条。如果其中一根木条短小,水桶的水就会溢出,无法装满。但只要及时找出并补齐这根短缺的木条,水桶就能顺利装满水。也就是说,某一项认知功能的损害会影响整个智力的表现。
如果孩子表现出智力发育迟缓或落后的情况,家长应该带其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专业评估。如果存在某一方面的认知功能障碍,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干预治疗,孩子的认知能力是可以得到改善和提高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关爱,帮助他们发掘潜力,走向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