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晓阳的故事令人动容。在初生婴儿几个月的稚嫩时期,一些迹象可能难以察觉,但母亲凭借着细腻的观察和警觉,发现了晓阳的特殊之处。晓阳在出生时因缺氧被标记为高危儿,经过两周的新生儿科治疗后出院。随着晓阳一天天长大,妈妈发现他的力气超乎寻常,手指和脚趾的力量异常强大。虽然这样的力量在初期让母亲感到欣慰,认为孩子的发育超越同龄人,但随着时间推移,六个月大的晓阳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主动伸手抓物,头部稳定性也不足,无法追踪移动的物体。这时,母亲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带着晓阳来到市妇幼儿保科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遗憾地诊断晓阳为发育商较低、脑瘫患儿。该科的池霞主任解释,晓阳的异常表现并非偶然,而是中枢运动协调障碍的结果,这是脑瘫的早期临床表现之一。她强调,那些在妊娠期或出生时有缺氧、窒息、颅脑出血等高危因素的孩子,有较高风险发展成智力低下、癫痫、脑瘫等。在我国,每年新增的脑瘫儿数量惊人,其中不少源于早产儿。如果忽视了这些高危儿童的症状,错过了最佳矫治期,后果不堪设想。
池霞主任还指出,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是治疗脑瘫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接受治疗的孩子,智力恢复效果最佳,甚至可以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幸运的是,晓阳的母亲及时意识到了问题,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和推拿。晓阳的案例提醒我们,对于早产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宝宝,单纯的营养补充并不能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该如何进行早期干预呢?家长应为高危儿童建立一个随诊档案。在孩子出院后接受短期培训,学习如何在家中进行家庭康复。半岁前的孩子每个月都应接受正规检查、随访和评估,以了解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状况。半岁后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定期随访时间。年轻的父母们请注意:如果您的宝宝是高危宝宝,请尽早带孩子到高危儿干预门诊进行定期随访、早期干预或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宝宝健康发育、避免终生遗憾。这是一个关乎孩子未来的重要课题,值得每位家长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