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南京,一场悲剧悄然发生。一位名叫“走饭”的南京女大学生,以网名在社交媒体上留下了她最后的遗言:“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此消息迅速在网上激起轩然大波。她的离世,让许多人震惊和心痛。
回顾她的微博记录,其中不乏抱怨“睡不着”的内容。在昨日——世界睡眠日这一天,我们更需关注这一看似平常却暗藏危机的抱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王高华教授指出,九成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预防抑郁症应从关注睡眠障碍开始。
翻看“走饭”的微博,我们发现她的生活中充满了困扰和压力。才气横溢的她拥有近三万粉丝,其中不乏关于失眠的抱怨。在她的微博中,她曾多次表示自己无法入睡,甚至因此感到痛苦。而王教授更是告诉我们,睡眠障碍和抑郁症有着密切的联系,且随着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类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也证实,慢性失眠往往是抑郁症的先兆,而抑郁症则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凌晨时分,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更高。王教授提醒都市人群,尤其是高压职业者、老年人等群体需警惕失眠成为抑郁症的先兆。当遇到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问题时,应及时就医,不要盲目自行服用物。
我们也不能忽视偶尔的失眠现象。偶尔一两晚因为情绪、饮食等原因失眠是很正常的,不必过于焦虑。调节饮食、放松心情后一般都能缓解。但如果持续一两周或更长时间失眠,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时应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找出失眠原因,而不是自行盲目服用。
对于如何安眠,专家建议睡前两小时不要过于兴奋,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晚餐尽量以清淡为主。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并养成习惯。失眠者可以把助眠的小夜曲当作睡前陪伴,放松心情入睡。还要明确的是,晚上失去的睡眠白天是无法补回来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次日白天如日常一样生活,这样生物钟将逐渐调节成定时入睡的习惯。让我们共同关注心理健康,预防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