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针对当下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实施条例强调对保健食品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提高准入门槛,以强化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保障。仍有一些领域的保健食品因为宣传过度或失真而让消费者产生误解,被质疑存在夸大宣传的现象。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近日发布了一份备受关注的《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市场。根据该方案,一些功能被认为过于细分或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因此被提议进行调整或取消。其中包括取消改善生长发育、对辐射危害的辅助保护、辅助降血压和改善皮肤油分等四个功能。经过合并与整合,原本27项保健食品功能有望压缩至18项。
其中,“改善皮肤水分功能”这一备受关注的议题,在初版方案中曾引发争议。一些企业和消费者对此表示担忧。在的调整方案中,经过深思熟虑和行业交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决定对原方案进行部分调整。最终,“改善皮肤水分功能”并未被取消,而是与“祛痤疮功能”和“祛黄褐斑功能”合并,以“促进面部皮肤健康功能”的形式得以保留。这一决策体现了对消费者需求的关注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平衡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整方案还特别明确了部分保健食品的不适宜人群,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例如,缓解视疲劳功能、促进排铅功能以及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功能等,这些产品的目标人群不应包括少年儿童。征求意见稿还要求,当保健食品的适宜人群包含少年儿童时,其原料应仅限于食品或传统中药材,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健食品的特定保健功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宜人群范围。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即使适宜人群服用保健食品后,也不一定能完全达到特定保健功能的效果。调整方案拟从更为客观的角度重新命名部分功能,以避免误导消费者。例如,“辅助改善记忆功能”将更名为“有助于改善记忆”,“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将调整为“有助于改善营养性贫血”。这样的调整将有助于消费者更加理性地看待保健食品的功效,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