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森,这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的副部长,对于延迟退休问题有着深入的见解。在当前社会,关于延迟退休的讨论如火如荼,而贡森呼吁全社会需要一场理性的对话。
面对养老金缺口的挑战,我国的情况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的差异。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的养老金缺口累积债务仅占GDP总量的70%,情况相对较为乐观。如果不调整退休年龄等条件,未来养老金缺口问题可能会逐渐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公平成为渐进推行延迟退休过程中的关键。为了实现公平,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已存在的提前退休问题,这一问题在当下已经泛滥成灾。
随着《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公布,延迟退休的政策导向逐渐浮出水面。尽管政策方向已经明确,但公众在延迟退休问题上仍存在许多疑虑和反对意见。如何争取公众对延迟退休政策的理解与支持,成为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此,贡森表示,中国社会亟需一场理性的对话。
在这场对话中,政策制定者需要向公众解释清楚设置合理等待期、小步慢走的政策方针。也应解决现有养老制度中的缺陷,特别是公务人员与普通公众在养老金缴纳与养老待遇上的差距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贡森建议,可以设置两年左右的等待期,逐步将退休年龄延长到65岁。
在养老福利政策时,我们不能忽视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贡森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欧洲的养老福利政策加剧了债务危机。对比欧洲和美国的养老政策,我们可以看到,西欧人的工龄在缩短,实际退休年龄大幅降低,而美国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对于我国来说,应当吸取教训,对养老政策进行调整,避免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延长退休时间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国家面对社会养老压力时的通行做法。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社会养老压力,我国需要深入思考和养老福利政策。在延迟退休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理性对话,以实现公平、可持续的养老福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