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国内人士对于配音存在一个普遍的误解。他们认为只要听起来像是某个特定的配音演员,那就是这个演员配音水平不高的标志。这种观念在批评季冠霖老师时尤为明显。评价配音的好坏,更应该关注的是配音演员的声音与角色的契合度。在我来看,季老师在这方面的造诣是无可挑剔的。
有时,我们会听到一些观众反映,觉得季冠霖老师的声音“出戏”或“跳戏”。这往往是因为听众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配音演员的其他作品上,而非当前的角色。这种现象也不能完全怪罪于观众,毕竟有时候电视剧本身的内容可能过于平淡,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实际上,配音演员拥有独特、有辨识度的声音,这本身并不是问题。国内配音爱好者对于上译配音的几位元老级人物的声音,都有着极为鲜明的印象。如邱岳峰老师、乔榛老师、孙道临老师以及童自荣老师的声音,一听便知。
日本的声优在动画界深受欢迎,像钉宫理惠、花泽香菜、小野大辅、杉田智和等青年才俊,以及速水奖、中田让治、中尾隆圣等老一辈声优,他们的声音都极为出众。但从未有听众反映听他们配音会“出戏”或“跳戏”,反而乐在其中,甚至乐于玩味他们的声优梗。
相较之下,一些中国观众对配音演员的态度似乎过于苛刻。在他们眼中,配音演员的声音如果与演员的表演产生冲突,就会被指责为抢戏;如果声音不突出,则会被贬为“辣鸡”。如果真的喜欢配音,尊重配音员,我们应该指出配音演员在情绪表达上的不足,以及戏剧感上的不到位,而不是简单地列出一长串的名字,说自己已经听腻了。
其实,能在各种繁杂纷乱的角色中留下自己的声音烙印,正是配音员们深厚功力的体现。以季冠霖老师为例,有些人认为她无论配什么戏都有“甄嬛味儿”,但在我看来,如果不提前了解背景,很难分辨《剑雨》中的细雨、《疯狂动物城》中的朱迪(哭戏除外),以及《大鱼海棠》中的椿都是同一人所配。她的演技精湛到可以在不同角色间自如切换,这也是对她专业素养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