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据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透露,今年集体性事故数量显著下降,仅有8起涉及人数达至139人。相较去年发生的集体性食物事故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涉及人数也从去年的467人大幅降至今年的数字。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成为上海历史上中毒事故人数最低的一年。
在即将到来的元旦和春节期间,市食药监局对上海餐饮服务提供者提出了严格要求,以确保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对于承担一次性消费五桌以上的宴席餐饮单位,将继续实行申报备案制度。承办宴席和年夜饭的单位需要科学设计菜单,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并避免超负荷运营。显然,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来确保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首次采用了哭脸和笑脸标识来评价餐饮饭店的卫生状况。根据的数据显示,在小型餐饮企业中,“哭脸”占比高达2071户,“笑脸”仅占1747户,“哭脸”比“笑脸”多得多。这种明显的对比象征着食品安全状况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平脸”占到了惊人的75.8%,说明上海的食品安全状况并非完全乐观也并非悲观。
为了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上海今年将建成107条食品安全示范街,这些街道覆盖了上海的主要商业街、景点、世博园区周边以及主要楼宇等区域。这些示范街上共有高达2552家餐饮店,平均每条街上有超过二十家餐饮店。检查结果并非完全令人欣慰,有高达三十户的餐饮店获得了“哭脸”评价,几乎占到了总数的百分之一。尽管如此,食药监部门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对小餐饮进行了积极的整顿和改进。数据显示,通过整治行动,“哭脸”总数已经较整治初期下降了8.2个百分点。尽管仍有上升的空间,但这一数字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进步。总体而言,上海的食品安全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中,消费者们对此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