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十五岁的陈红发先生,来自句容市边城镇。就在几天前的凌晨,他独自驾车前往医院就医,缘由是喉咙的不适。谁也没想到,这次就医竟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挣扎。
事情发生在凌晨的寂静之中。陈先生因喉咙发炎,与妻子一道驱车前往边城卫生院的东昌分院。值班医生诊断其为喉头水肿,为他开具了一些药物并安排挂水治疗。就在药物输入体内不久,陈先生突然感到呼吸困难,痛苦难耐。他的妻子慌张地告知医生这一紧急情况,然而医生却安慰她不要过于紧张。
陈先生的妻弟汪兆林被紧急召唤到医院。他们赶回医院时,发现陈先生的状况已经极度危险。医生正在紧急使用刀片试图切开他的气管以助其呼吸。这过程中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切开气管的瞬间,鲜血如泉涌般溅起近一米高。医生迅速使用纱布进行止血,同时进行胸部按压进行急救。当医院的张副院长和救护车赶到时,陈先生已经离世。
记者昨日走访了医院,详细查看了医生开具的处方,上面列出了给患者使用的药物,包括氯化钠注射液、平衡液、甘露醇等。死者家属怀疑,医生在未进行皮试的情况下使用药物,可能导致患者过敏。他们对于医生切开气管的位置表示质疑,认为可能是这一操作失误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句容市卫生局的刘副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药物的使用通常不需要进行皮试。他推测,医生在切开气管时不慎割破了小动脉,导致了无法控制的出血。目前,卫生部门正在积极处理这一事件,与死者家属进行沟通并提供适当的赔偿。如果家属愿意,还可以进行医疗鉴定。这一事件无疑给医疗界敲响了警钟,对于每一位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一次深刻的反思和学习的机会。我们期待医疗界能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