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别让保健品下乡忽悠农民

  • 生活常识
  • 2025-03-28 22:25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山西的张改云所见:外来保健品的“乡野秀场”

不久前,我回到乡村,偶然发现一家来自安徽的公司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保健品推介活动。现场,一位热情的女性推销员正绘声绘色地向村民们介绍一款刚刚通过国家检验的“特效药”。她声称,这种胶囊对于高血糖和高血脂有着卓越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她的话语激起了现场不少村民的兴趣,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村民,纷纷掏出钱包购买。

当我深入思考这场活动背后的故事时,事情似乎并不如初见那般简单。第二天和第三天,一些村民开始发现这款所谓的“药品”其实只是食品而已。它的批准文号是“食字号”,而非“国药准字”。他们尝试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却被告知那些推销员只是所谓的“保健品推销游击队”,工商部门并未收到他们的登记信息。

我进一步调查发现,许多农民对于药品和保健品的区别仍然模糊不清。他们无法从外包装上的标识来区分产品的真实属性,只能通过产品的外观和名称来进行粗略的判断。这种知识的缺失为那些不法保健品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不仅制造出了与药品外观相似的保健品,还使用了与药品相近的名称,以此误导农民。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在城市中打击保健品虚假宣传的力度。一些不良商家开始将目标转向农村,利用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和对明星广告的崇拜心理,编织出各种诱人的故事来欺骗他们。比如,他们直接下乡给农民免费试用产品,只收取“成本费”等。

面对这种情况,我真心希望工商、药监等部门能够更多地深入农村,加强对农村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我们需要保护那些朴实无华的农民,让他们免受欺骗和误导。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让他们真正了解什么是药品,什么是保健品,以免上当受骗。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乡村的纯净和农民的利益。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