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报道,一项由台湾“国科会”委托的研究证实,在女性体内,雌性激素扮演着保护肝脏健康的角色。对于男性乙肝肝炎患者来说,雄性激素却可能增加他们罹患肝癌的风险。据该研究指出,男性罹患肝癌的比率为女性乙肝肝炎患者的4至8倍。
这项名为“性激素参与乙肝肝炎相关肝癌性别差异之调控”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性激素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雌性激素对肝癌具有保护作用,而雄性激素则似乎对男性肝癌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与研究的台湾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科的叶秀慧副教授分享了一些有趣的发现。她指出,对于停经后的更年期妇女,采用替代性贺尔蒙疗法可能会降低罹患肝癌的风险。研究也显示,怀孕次数较多的女性罹患肝癌的比率也相对较低。
台湾大学医学院的陈定信教授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他提到,台湾每年因肝癌死亡的人数高达8千人。在这8千名死亡患者中,有一半以上都被诊断出患有肝癌。这意味着每年有高达1万2千人死于肝癌。在乙肝肝炎患者中,男女罹患肝癌的比例是惊人的4至8比1,这再次强调了乙肝肝炎男性患者罹患肝癌的风险极高。
陈教授以一个实例来解释他的观点:男性运动员如果患有乙肝肝炎,他们注射雄性激素后罹患肝癌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他也预测,由于台湾已经实施了长达26年的乙肝肝炎注射,且一般肝癌大多发生在50岁以后,未来三年肝癌的死亡率会降低。他预测,“肝癌死亡率会下降,将来肝癌可能会成为第二大致死原因。”
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揭示了乙肝肝炎病毒的HBx基因与雄性激素讯息传递路径的关联。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性别差异在乙肝肝炎相关肝癌中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叶秀慧副教授强调,这项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肝癌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