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的申城,节日的钟声伴随着浓厚的氛围,各大餐厅和知名商场纷纷启动新年促销模式。在这座充满欢声笑语的城市里,吃成为了节日的重头戏。随着外出就餐的频率增加,健康隐患也随之而来。
国人一向有在餐桌上表达感情的传统,节日里,无论是犒劳自己、亲朋相聚,还是应酬客户、商业联谊,都离不开外出就餐。最近的一项调查让人警醒。
在中国肯德基餐饮健康基金第三届学术年会暨“餐饮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上,公布了一项关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餐馆就餐者的饮食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在餐馆就餐者的膳食结构与在家用餐存在显著差异。谷类食物摄入较少,而动物性食物摄入较多,导致能量和钠的摄入量均显著高于居家用餐。
调查涉及家常餐馆、特色餐馆以及三星或四星级饭店共计27家,调查就餐者人数超过一万。结果显示,不同菜系餐馆的就餐者对各类食物、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差异较大。例如,京鲁菜馆的谷类摄入量最高,鱼类和盐摄入量最低;川菜馆在能量、脂肪、蔬菜和油盐的摄入量上均为最高;淮扬菜馆的豆类摄入量最高。而肉类食物在各菜系餐馆中的摄入量差异并不明显。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外出就餐时,虽然米饭或点心分量不足,但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却近一倍。油水充足,口味偏重,这导致摄入的能量严重超标。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需要关注外出就餐时的饮食健康。尽管节日氛围浓厚,外出就餐的频率增加,但我们不能忽视健康。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才能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保持健康的体魄。
建议在节日期间,外出就餐时可以适当减少肉类和糖类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的摄入。注意控制油、盐的使用量,保持口味清淡。让我们在节日里,既要享受美食,也要关爱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