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的定稿会。本次会议集结了众多业内权威专家,包括中科院院士孙燕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姑息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世英教授以及解放军307医院的江泽飞教授等。他们对新修订的《共识》进行了深入解读。
孙燕教授表示,此次为第四版的《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相较于上一版,新版《共识》在内容上有两大重要更新。
新版《共识》扩大了涵盖的肿瘤种类,从原有的两种扩展至五种,新增了肾癌和甲状腺癌等。新版《共识》更注重集结肿瘤内科、肿瘤外科、骨科、放射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及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的智慧,提升了《共识》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这一更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指导,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新版《共识》体现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推荐每半年使用一次唑来膦酸,旨在预防肿瘤病人因化疗等引起的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等症状,进而防止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的发生。这一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因骨痛进行的放疗或骨手术的风险,为患者带来更长期的生存希望。
这些专家也强调,《共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规范临床医生的诊疗行为,还在于广泛告知公众:肿瘤是可防可治的,其防治是有章可循的。《共识》正是建立在科学证据基础上的重要“章法”之一。它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公众对肿瘤的认知水平,增强人们对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提醒公众要重视肿瘤的早期筛查和预防,为健康护航。
通过本次定稿会及专家的解读,相信新版《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更实用的指导,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更长的生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