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中,许多人常常感受到眼睛干涩、视物不清、浑身疲倦、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背后隐藏着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一下。
在中医理论中,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受血而能视”,血液滋养着我们的眼睛,赋予我们清晰的世界;“足受血而能步”,让我们的行动自如;“皮受血而能润”,使肌肤饱满有光彩;“骨受血而能固”,保证骨骼健康坚固。一旦血液运行发生障碍,各个部位都会受到影响,出现一系列问题。
对于经常用眼、读书的现代人来说,“久视伤肝,久坐伤骨”的中医理论尤为重要。肝藏血,主情志的疏泄,就像一个巨大的血库,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如果肝脏受损,就会出现眼睛干涩、酸痛、近视等一系列问题。而“肾主骨、生髓、通脑”,如果肾脏受损,就会出现手脚凉、颈椎腰椎痛等生殖泌尿疾病。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常常不规律,晚上过12点才睡觉成为常态。这会导致头脑不清醒,影响工作效率,长此以往会出现头痛、头昏等症状。而且,晚上23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功能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血液需要归于肝胆进行解毒,但熬夜会导致血液无法完成这一重要任务,使毒素回流,第二天脸色会变得灰青。
养生要先从养肝开始。那么如何养肝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早睡早起,晚上23点前必须入睡,让血液回归肝胆进行解毒。
2. 多食用绿色食物,青色入肝经,有助于养肝护肝。
3. 保持良好情绪,“肝在志为怒”,情绪烦躁会影响肝脏功能,反之亦然。
4. 不要长时间盯着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适当休息、按摩眼睛,“肝开窍于目”,眼睛的疲劳也会影响肝脏健康。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养肝开始,让身体重回健康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