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口水虽有助于口腔清洁,却不能完全去除牙菌斑。台北市牙医师公会前理事长黄明裕强调,牙菌斑是由细菌、唾液、食物残渣和口腔上皮细胞等组成,会在牙齿表面形成薄膜,不断累积后容易钙化,长出牙结石,并提高龋齿风险。为了彻底清洁牙齿,除了漱口水外,还需依赖牙刷和牙线。若已形成牙结石,必须寻求牙医的专业设备洗牙。
署立双和医院牙科部主任黄茂栓提醒公众,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最好在饭后三到五分钟内进行,以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对此,黄明裕医师进一步建议,除了日常的刷牙和使用牙线,公众也要定期接受牙齿检查。成人每半年检查一次,而年长者、身心障碍民众以及小朋友最好每三个月就进行一次牙齿检查。对于已经出现牙结石的情况,必须定期洗牙,以避免牙结石中的细菌侵蚀骨头,造成发炎和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植牙部位也可能产生牙菌斑。由于植牙处没有牙周韧带,一旦发炎蔓延,其速度和严重性往往更高。患者初期可能感觉不明显,但牙龈会出现红肿,颜色变深,严重时甚至会化脓。对此,台湾牙周病医学会专科医师黄仁勇医师强调,选择适当的牙刷,配合漱口水使用,是预防牙菌斑的有效方法。同时他也指出,含氟漱口水虽有防蛀效果,但过度使用可能对牙齿和骨骼造成伤害,甚至影响脑及内分泌系统。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由于他们容易误吞漱口水,长期使用可能引起慢性氟中毒,影响生长发育。家长应妥善存放漱口水,避免儿童接触和误食。
值得注意的是,漱口水仅供漱洗,不能吞服。由于其接触口腔时间短,风险性相对较低。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仍提醒消费者,此类产品不宜经常使用,特别是在口腔黏膜有伤口时更应停用。公众在使用漱口水时须特别注意保管,以防儿童误食。此文由网友『墨染青衣.』,请读者自行研判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