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胃胀气,这一常见消化不良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病乃至肝胆疾病的隐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一些中医的疗法来缓解胃胀气,如按摩、点穴、热敷等,也有一些食疗方案能够产生良好效果。
许多胃胀气的情况源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者是由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以及肝胆疾病等引发的症状。当摄入大量易发酵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花生、山芋等时,也可能会导致肠道产生过多气体,引发胀气。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中医调理方法保护脾胃:
1. 腹部穴位按摩:通过按摩中脘、神阙、气海、关元等穴位,每穴按摩1~3分钟,以感觉温热舒畅、打嗝或排气为佳。
2. 掌摩腹部:以掌心置于胃脘部或脐周,沿顺时针方向摩腹3~5分钟,透热为度。之后,稍用力下压腹部10~20次。
3. 点穴:点按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丰隆等穴位,每穴点按1~2分钟。点按后宜用揉法,避免气血积聚。
4. 热敷:对于腹部发凉、腹胀、便溏、喜暖喜按者,可以使用热水袋等发热物体置于腹部,以温经散寒,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气体排泄。
还有灸法,用燃烧的艾条或艾灸盒对准相关穴位进行熏烤,或用姜片置于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再用燃烧的艾绒置于姜片上熏烤。这一方法同样具有温经散寒、扶助阳气的作用。
对于消化能力较弱的人群,稀软少渣的食物是避免胃胀气的最佳选择。也可以尝试一些预防胃胀气的食疗方案,如鸡肫皮煎酒曲、橘皮茶和山楂麦芽汤等。
若胀气持续不消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尽快就医作进一步检查。
来源于39健康网,内容仅供参考,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此文由网友『大橙先生』至本站。若您觉得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