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春夏之交常常迎来梅雨季节,此时的气候多变,忽冷忽热,有着“未吃五月粽,破裘不敢放”的俗谚。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日本医师提醒,由于日晒时间减少以及换季带来的忧郁情绪,很容易引发疲倦、头痛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
在这个湿气弥漫的季节里,日本内科医师大西胜指出,梅雨季的低气压和气温波动容易导致心脏、血管及肠胃的自律神经失调。在中医的理念中,湿气侵入体内会导致汗腺及体温调节失灵。通过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来排除体内湿气,成为梅雨季节保持健康的关键。
在饮食方面,大西医师建议控制饮水量,多摄取维生素C。梅雨季节,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因此应减少平常的食量,限制饮食以减轻肠胃负担。要注意慢慢咀嚼食物,刺激脑内的饱食中枢。饮水量也应控制在一天1至1.5公升左右,避免摄入过多水分导致身体湿气难以排出。
摄取维生素C可以帮助抗氧化,缓解疲劳。可以选择饮用柠檬水或食用腌渍食品,如泡菜、酸黄瓜等。这些蔬菜在腌渍过程中不会加热,维生素C不易流失。特别是用醋腌渍的蔬菜,醋中的醋酸及柠檬酸能恢复疲劳并提升免疫力。
在运动方面,大西医师建议在雨天进行室内运动,如伸展操、室内有氧等。晴天时则可以选择慢跑或健走,每次运动时间以40分钟到一个小时为宜,通过流汗来排出体内多余水分。
在生活习惯方面,泡澡是一个很好的排除体内湿气的方式。可以在泡澡时加入小苏打及柠檬酸制成碳酸泉,将水温控制在38至42℃,这样有助于排汗、降低血压。睡前进行深呼吸半小时,调节自律神经的紊乱。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至少7个小时,以维持身体的免疫机制。
只要从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三个方面入手,就能有效避免梅雨季节常见的头痛、发胖以及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由网友『乱世烽火』,仅供参考,请读者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