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拔火罐的绝佳时期,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气旺盛,人体的气血充盈,经脉之气畅通无阻,肌肤穴位更加敏感,无疑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人体内湿气容易积聚,拔罐不仅能温补阳气、增强体质,还能收到散寒祛湿、通络行气、活血化瘀的显著效果。
夏季感冒多发,多为暑湿感冒。其症状包括发热、汗出不畅、热不退、鼻塞浊涕、头昏脑涨、身体沉重无力、心烦口渴、胸闷恶心等。针对这些症状,拔罐疗法可以在肺俞、至阳、阴陵泉等穴位进行。每日一次,每次留罐时间为15至20分钟,病愈即止。沿着背部膀胱经穴进行走罐,走罐处可以涂抹姜汁作为润滑剂,直至皮肤呈现紫红色。但对于高热患者,不宜拔罐。
中暑时,可选大椎、委中、外关等穴位进行拔罐。对于头痛患者,可以根据头痛部位选择不同穴位进行拔罐。比如侧面头痛可以选择风池、肩井等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头顶痛则可以选择肝俞等足厥阴肝经的穴位;前额疼痛则可以选择胃俞等足阳明胃经的穴位。配合刮痧会有更好的效果。对于中暑和肠胃病的治疗,拔罐也有很好的疗效。中暑时可采用刺络拔罐法;肠胃病可以选择肝俞、脾俞等穴位进行拔罐治疗。颈肩腰腿痛则可以遵循“哪痛拔哪”的原则进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以选择大椎等穴位进行拔罐治疗。
拔罐并非随意为之。夏天由于出汗较多,拔罐前最好先洗个澡并擦干身体以防汗液影响吸附效果。拔罐后也要避免洗澡以保持皮肤干燥。另外需要注意避开皮肤敏感或有溃疡的部位拔罐以避免感染风险增加;孕妇的腰骶部位也不宜拔罐;腹部和脸部等肌肉不丰富的地方应避免拔火罐尤其是腹部以免形成并发症如肠套叠或肠梗阻等;凹凸不平或毛发较多的部位同样不适宜拔罐。操作时需迅速选择适当的罐体大小以确保吸附有力。因此在进行拔罐治疗时必须谨慎遵循专业指导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