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从轻微的火气旺盛到严重的身体疾病,都可能引发鼻出血。那么,面对鼻出血,我们该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呢?
【自诊】
鼻出血,又称为“鼻衄”,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其中,15至25岁和45至65岁两个年龄组发病率较高。婴幼儿则较为少见。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多样,可能是局部问题,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单侧鼻腔出血通常是由局部原因引起的,而双侧鼻腔出血则更多地与全身性疾病有关。
鼻前部出血在儿童和青年中较为常见,通常与外伤、鼻炎和维生素缺乏有关。鼻后部出血则多见于成年或老年人,主要由动脉硬化等疾病引发。小儿的鼻出血可能由挖鼻、鼻腔内塞入异物和鼻外伤引起。气候变化、情绪激动、感冒喷嚏、疲劳甚至擤鼻等都可能成为鼻出血的诱因。有的女性患者还会出现与内分泌功能相关的周期性鼻出血,即“倒经”。对于中年以上肥胖患者,鼻出血时需要注意是否伴有高血压;若鼻出血伴随鼻腔肿瘤的症状,如鼻阻塞,则应考虑鼻腔肿瘤的可能性;若鼻出血伴随牙龈出血、高热等症状,则可能为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对于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抗凝剂(如华法林)的患者,鼻出血可能是药物过量引起的。
【自疗】
面对鼻出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当出现鼻出血时,应或躺下,用手指捏住鼻子,暂时用口呼吸;用清洁的棉花、布片或纸张塞入鼻孔以压迫止血。
2. 若使用浸过过氧化氢、肾上腺素或的纱布或棉花进行填塞,止血效果更佳。
3. 也可以用冷水敷于额部或后颈部。使用无菌、细小的凡士林纱布条填塞鼻腔,压迫出血点。纱布条在24-48小时后取出,若继续出血,可更换后重新填塞。
还有两个简便的药方:
取韭菜250克,捣烂取汁,分两次以温开水冲服。
取大蒜30克,捣烂后贴于同侧足心。
这些措施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鼻出血,但在采取任何行动前,最好还是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毕竟,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是保护自身健康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