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问题,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特别是瘦肉,作为每个家庭几乎每天都会摄入的食物,近年来却频频出现安全隐患,让人忧心忡忡。其中,“瘦肉精”事件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去年,河南的“瘦肉精”事件震惊全国,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针对这一情况,杭州市办公厅发出了《进一步加强杭州市“瘦肉精”监管工作的通知》,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那么,杭州目前是如何监管“瘦肉精”的呢?未来又会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市民入口的猪肉安全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杭州市相关部门,对《通知》进行了深入解读。据了解,杭州对“瘦肉精”的检测工作从2001年就开始了。当时,杭州市畜牧兽医局畜产品安全监管处处长袁谦表示,由于杭州市场上的生猪大部分来自外地,因此当时的监管工作主要是针对定点屠宰场,对待宰的生猪进行分批抽检,确保没有问题后才能进行屠宰。
随着时间的推移,杭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法规,率先制定了专门针对瘦肉精等禁用药物的地方法规。这意味着,杭州对“瘦肉精”的监管工作开始有法可依,同时也明确要求屠宰企业对每批待宰的活畜进行严格检测,只有检测合格才能屠宰。
值得注意的是,“瘦肉精”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最开始,“克伦特罗”就是“瘦肉精”,而现在,“瘦肉精”的品种已经扩展到了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多种。
针对这一情况,袁处长表示,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检测“瘦肉精”的方法也在不断丰富。目前,最方便的方法之一是使用试纸条检测活畜的尿样。这种方法类似于查酒驾的酒精含量呼吸检测,检测非常便捷。要作为处罚依据,还需要进行更准确的检测,比如检测肉和尿。这需要更复杂的仪器和设备,有些仪器价格高达两三百万元一台。
杭州目前拥有自己的检测机构和设备,可以应对一般的检测需求。对于难度较高的检测,还可以向省级机构送检。杭州一直在不断加强“瘦肉精”的监管工作,以确保市民的食品安全。我们期待着未来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保障我们的餐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