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揭秘古代免死金牌究竟是什么?真的有

  • 女性健康
  • 2025-04-16 00:26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在古代戏剧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一种被称作“免死金牌”的神秘物品。虽然金牌是虚构的,但背后所体现的“免死铁券”却是真实存在的。这种免死铁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刘邦开创的辉煌帝国时代。当年,刘邦与他的穷兄弟们共同闯荡江湖,冒着生命危险拼搏,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为了履行自己曾对兄弟们的承诺,他颁发了一种坚硬的铁券,上面用丹砂刻下了誓言:“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这意味着除非犯下大逆不道的罪行,持有铁券的功臣及其子孙可以凭借它享有若干次的免死机会。这就是最早的“免死铁券”。

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铁券的制作工艺也逐渐升级。人们不再使用丹砂书写,而是采用更为豪华的金字嵌入法,将券文条款铸成金字,嵌入铁券之中。这种充满匠心的制作方式,可能是戏曲、演义、小说中“免死金牌”的灵感来源。尽管有了这金光闪闪的免死金牌,其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在历史上,我们从未听说有哪位大臣因抱着一块免死金牌就能免于一死。这种以皇帝的好恶为标准的免死铁券,充其量只是一份荣誉证书。在皇权社会里,即使你拥有这种铁券,一旦皇帝动了杀心,任何护身符都抵挡不住那雷霆之怒。

当国家刚刚建立时,为了显示皇恩浩荡,皇帝会颁赐一种称为“免死铁牌”的牌子给开国元勋。但这并非小巧的金牌,而是大型的铁制牌子。根据文献记载,它的形状如同瓦面,上面刻写着诰文,内容包括免罪、减死、俸禄之数,文字之间镶嵌着金色的云纹。镌刻的文字不仅仅局限于“免死”之类的简短词汇,而是一片二三百字的文章。例如,魏国公的“免死铁券”,就有两百五十八个字,其中详细描述了功臣的功绩和皇帝的嘉奖之词。这些奖掖之词大多只是空洞的言辞,实际意义有限。在朱元璋赐予免死铁券的开国大臣中,只有两位得以善终,其余的人尽管手持免死牌最终还是被处死。

古代帝王颁授的免死铁券,不过是皇帝用来笼络人心的手段。持有免死铁券的功臣们期望能够保命,然而这终究只是幻想。因为大多数功高震主的功臣,往往难以逃脱命运的悲剧。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