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烟盒危害警示内外有别 消协呼吁遵守控烟承诺

  • 女性健康
  • 2025-04-15 17:24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世卫组织的《控制框架公约》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的流行,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在烟盒上印制风险警示语和图片。这一要求不仅是为了提醒消费者使用的危害后果,更是为了促使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公约明确指出,警示标志应占据烟盒主要可见部分的50%或以上,但最少不得少于30%。这不仅是为了确保警示信息的显眼和突出,更是为了使其能被广大消费者轻易理解和接受。

在我国,尽管我们承诺遵守这一公约,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并未完全履行其义务。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现,企业在烟盒包装上并未充分展示详尽的警示信息,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模糊或隐瞒了产品的真实危害。一些企业以国内名胜古迹和特殊场所作为包装设计的元素,却忽视了警示信息的重要性。这种做法不仅令人失望,更是对公众健康的漠视。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这些企业出口产品到一些控烟政策更为严厉的国家时,他们却能够按照规定在产品上印制警示图片。这明显表明,他们并非无法履行警示义务,而是有意为之,为了商业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

对此,消费者协会强烈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明确制品包装的“图片警示信息”。警示图片应与国际通用的吸烟危害图片相一致,真实反映吸烟的严重后果。警示语的比例范围应进一步明确,文字应加大加粗,以提高显著度。企业应避免模糊或隐瞒警示语的行为,并简化包装设计,减少鲜艳色彩和华丽装饰,以降低产品的诱惑力。

烟盒上的猫腻不仅仅在于缺乏明显的警示图片,还在于字体大小和颜色的选择。一些企业选择使警示语的颜色与包装整体颜色相近,导致消费者难以识别。警示语的字体大小也常常达到最低标准值,却并未随之加大字号。这种曲解和逃避公约规定的行为,是对消费者健康的漠视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国内企业在烟盒包装上还需进一步履行其警示义务,确保警示信息的真实、醒目和有效。这不仅是为了遵守国际公约和法规,更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益。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公众的健康负责。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