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发布了一项令人深思的消息。我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已超过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在全球视野下,慢性病同样是一个重大的健康威胁。预计到2030年,慢性病导致的死亡比例将上升至75%。如此严峻的数据背后,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慢性病问题。
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和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它们不仅患病人数众多,医疗成本高,而且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在疾病负担中,慢性病的比重已经高达70%。与慢性病的严峻形势相比,社会对它们的危害依然认识不足。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卫生部与多个部委联合制定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这是我国针对慢性病制定的第一个国家级综合防治规划。该规划紧密围绕“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的健康目标,致力于构建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体系,明确“十二五”期间的具体目标和策略措施。
随着规划的推进,部门加大了宣传动员力度,加强了指导和评估,并增加了公共财政投入。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医改重大专项慢性病防控项目的中央财政投入资金较2011年增长近1倍。地方各级财政也在逐步增加慢性病防控项目的配套经费。
除了上述规划,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焦点问题也备受关注。例如,儿童大病的保障问题。卫生部已经在新农合范围内加大了对重大疾病的保障工作,保障范围从最初的两种疾病扩大到二十种。这是一个积极的进展,表明部门对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视。
面对如此严峻的慢性病形势,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生活压力、工作环境等都可能成为慢性病的诱因。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慢性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远离慢性病的威胁。
微微健康网提醒我们,大多数慢性病致死都是因为生活压力所迫,无法获得更及时的治疗导致的。让我们共同关注自己的健康,关注身边的人的健康,共同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而努力。毕竟,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