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郑州的气温骤降,街头巷尾熙熙攘攘的热闹氛围里,却有一处景象显得格外的冷清——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的各个采血点。曾经熙熙攘攘的献血场景,如今却难觅其踪。
随着大学生放假返乡,外来人员返乡过节,加之严寒天气的侵袭,献血者的人数急剧减少。在花园路与农业路交汇处的采血点,每个采血点一天仅二三十个人光顾,整个郑州市一天仅有500到800人的献血量。郑州市各大医院每天的用血量高达1000单位,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令人忧虑。
工作人员忧心忡忡地表示,这样下去,春节期间的用血量很难得到保障。一旦血库告急,许多急需用血的患者只能推迟手术。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分析说,目前郑州市最紧缺的是A型、B型和O型血,由于春节临近,手术患者急剧增加,加上新农合政策的实施,使得外来患者在郑州看病也能得到报销,进一步加大了手术患者的数量,进而增加了用血量。
采访过程中,记者在现场观察了半小时,却未见有人前来献血。一位爱心男士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献血,但他表示以后会坚持参与。截至上午10时,仅有3人进行了献血。
为了应对春节期间的血液供应问题,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他们已将采血车辆深入到郑州市的各个县区,甚至包括一些矿区。一位现场工作人员表示,“春节期间几乎无人献血,但患者手术不能等待,我们只能趁节前这段时间抓紧时间储备血液。”
1月6日有媒体报道称,郑州一名患者因血库无血而被停止手术,家属被迫参与“互助献血”。河南省血液中心采血二科科长张淑琴表示,A型、B型血一直较为紧缺,由于天气寒冷和大学生放假,血液中心还需为春节期间储备一定的库存血,因此供血依然十分紧张。她解释说,“互助献血”只是针对择期手术的病人,但这也确实是一种恶性循环,会影响人们的献血积极性。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鼓励大家爱心献血,还需要政策的支持。也许我们可以考虑增加流动献血站的设立,让献血变得更加便捷。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让我们共同为那些急需用血的患者献上一份温暖和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