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产奶出现质量问题后,国民对其信任度大幅下降,众多家长纷纷转向洋奶粉。近日曝出的洋奶粉含量超标问题,让家长再次对孩子的健康忧心忡忡。正当联合国新标准的发布,对我国国产奶而言,无疑是一场翻身的机遇。
世卫组织消息显示,联合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为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制定了新标准,液态牛奶中每公斤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毫克。相较之下,我国婴儿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与联合国标准存在显著差距,这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三鹿奶粉事件后,一听说食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公众便惊慌失措。事实上,只要含量不超标,三聚氰胺并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保不超标。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标准与联合国相比,差距高达16倍,这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表示,新标准将有助于各国更好地保护民众健康。对于我国而言,接轨联合国新标准不仅是保障国民权益和健康的必要举措,也是重塑乳品形象的关键。
过去,我们总以发达国家乳品标准为榜样,认为难以企及。但现在,联合国推出的三聚氰胺含量新标准面向全球,不再仅限于发达国家。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没有理由再以国情为借口。
接轨联合国新标准也是提升我国乳品信誉的迫切需求。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的声明虽表明国产乳粉质量达历史最好水平,但消费者疑虑依旧。标准过低,无法取得消费者信任。若国产乳品标准逐渐接近或达到联合国新标准,消费者的疑虑自然会逐渐消除。
除了三聚氰胺含量,我国乳品在其他标准上也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新国标颁布虽备受期待,但有人批评其标准倒退。曾寿瀛感慨,中国原奶质量堪称全球最低。标准降低并不利于保障民众健康,相关部门应重视这一问题。
洋奶粉在国内市场的价格飙升,个别品牌甚至突破元大关,成为国内消费者更大的无奈。如果国产奶质量过硬,洋奶粉岂敢如此嚣张?面对洋奶粉的趁火打劫,国内消费者依然青睐,这其实是更大的市场无奈。我国国产奶应抓住联合国新标准的机遇,提高质量,重拾消费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