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主任申英秀为中国颁发了一项重要奖项。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对中国在防控儿童疾病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肯定。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完整的疫苗研发、生产、使用和监管体系,这一体系为解决国内免疫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
申英秀表示,中国的乙肝免疫项目是中国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显著降低了儿童中的乙肝感染率。自1992年以来,中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使得超过8000万儿童免于乙肝感染。到了2012年5月,中国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已降至1%以下,这一成果令人鼓舞。
说到疫苗供应,中国已实现了疫苗“自给自足”。我国共有40家疫苗生产企业,能够生产60种疫苗,有效预防34种传染病。其中,14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15种传染病,由国家财政负担并免费接种。国内疫苗生产企业总产能达到每年10亿剂次,国产疫苗占实际接种量的95%以上。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展示了强大的疫苗生产和供应能力。
在疫苗监管方面,中国的疫苗生产水平和监管能力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从疫苗产品的注册管理、监督检查、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到疫苗批签发、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再到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中国建立了一系列制度,确保疫苗安全质量“无缝”监管。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进行评估,中国的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职能各项指标均达标。这不仅证明了中国疫苗监管系统的可靠性,也为中国疫苗走向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
如今,中国的疫苗产品质量稳定、产能充足,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期待中国疫苗能快速走进国际市场,在国际竞争下为全球疾病预防接种提供支持。这不仅是对中国疫苗生产和监管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的期待。
中国在防控儿童疾病、疫苗研发和监管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公共卫生的进步,也为全球疾病预防接种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期待中国在未来继续发挥其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