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报告,引发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份报告揭示了汉语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如何为我们的大脑带来特殊的锻炼。不同于其他语言,汉语在发音时,其音调能够激发右脑的潜能,使得我们在使用汉语交流时,大脑会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信息流。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左脑是处理语言的主要区域。这项新的研究发现,说汉语的人们在交流时,不仅仅是左脑在运作,而是左右脑同时参与。这种语言的使用模式对于谈话的理解有着独特的影响。
北京大学和其他顶尖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比说汉语和英语的人们在听到各自语言时的脑成像,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左脑都显示出了活跃的证据。对于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右脑同样展现出了活跃的状态。这一发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右脑与语言理解无关的观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神经语言学领域的专家一直在语言如何影响理解力和生理行为。这项的研究报告支持了一个新兴的观点:某些语言需要左右脑的协同作用。这一发现对于脑部手术中的语言保护区域至关重要,也为“语言知识的构造”和“如何获得语言知识”等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香港中文大学的GangPeng副主任对Quartz表示,音高在音乐和音调语言中都很重要。根据的研究结果,假设所有音调语言都需要左右脑的协同处理是合理的。除了汉语,越南语、粤语和泰语等也属于音调语言。
研究表明,在说汉语和英语时,左脑的几个区域都会活跃起来。对于说汉语的人来说,还有一处额外的区域会显示出活动现象。Gang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使用音调语言的说话者之间音高的辨别力差异造成的。
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汉语的奥秘,以及它如何激发我们的大脑潜能。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更全面地了解大脑如何处理各种语言信息,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语言来锻炼和提升我们的大脑功能。对于汉语学习者、研究者以及所有对语言和大脑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