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深圳医院揭晓罕见病例:罗女士战胜脓肿分枝杆菌感染
近日,港大深圳医院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该院成功治愈了一例亚洲罕见的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病例。这一疾病的诊断极具挑战,国内外均缺乏明确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仅有个案报道,整个亚洲的感染病例也仅有十余例。
患者罗女士,今年55岁,来自海南。自今年3月起,她每日饱受发烧、气促、全身奇痒难耐、脖子肿痛之苦。辗转多家医院,长达两个多月的治疗始终不见好转。直到港大深圳医院的专家团队接手,经过锲而不舍的追查,终于揭示了背后的真正元凶——一种在亚洲极为罕见的脓肿分枝杆菌感染。
罗女士今年三月曾被老鼠咬伤,随后便出现咳嗽、气促、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皮疹等症状。在港大深圳医院呼吸内科,初步病理报告结果提示她可能患上了“鼠咬热”。在辗转多家医院寻求治疗的过程中,罗女士的病情却愈发严重,体重急剧下降。
直到7月,在深圳另一家医院进行脖子左边淋巴肿块切除的罗女士,其女儿主动提出将部分切下的组织送到港大深圳医院进行活检。在这里,经过中国工程院院士、港大深圳医院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控制科主管袁国勇教授及其团队长达两个月的持续追踪,终于确诊了罗女士受到脓肿分枝杆菌这一特殊病原体的感染。
脓肿分枝杆菌于1953年被发现,具有超强的耐药性,被称为“抗生素的噩梦”。据接诊的港大深圳医院呼吸内科驻院医生汲阳介绍,这种感染多见于自身免疫缺陷疾病或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或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感染。而罗女士的感染原因,经袁国勇教授团队深入调查发现,是因为她体内产生了某种异常的抗体,导致免疫功能异常。
在港大深圳医院的对症治疗下,罗女士的症状迅速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消失,进食、睡眠也有所改善。负责病理化验的张文凤医生认为,脓肿分枝杆菌存在于泥土和污水中,可能是老鼠在咬人时将杆菌传染到罗女士的血液中,进而扩散至全身。
如今,罗女士已经出院,身体状况良好。这一成功案例不仅为医学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其他患者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