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木许的电影世界里,光怪陆离的人物和无逻辑的叙事背后,隐藏着一个深深的后现代内核。对于如何定义“后现代”,其实它本身就是一个无定义的领域,它反对一切既定的建构和权威,拥抱平面化、碎片化以及不确定性。只有当我们明确了这一点,再回过头去欣赏贾木许的电影时,那些原本被层层掩饰的表达,才会逐渐展露真容。
疏离感,这个词似乎成为了贾木许电影评论中的高频词汇。他的角色们往往不会直接回应那些常规的身份询问——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种模糊性让角色们仿佛是从异次元世界降临,给人一种他们原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观感。以电影《控制的极限》中的杀手为例,他的背景和目的始终未曾被明确交代,观众只能跟随他的视角,聆听一些云里雾里的文艺讲座,一起喝着咖啡。
这种疏离感源于权威被后现代主义消解后的产物。贾木许巧妙地运用强烈的疏离感,对看似开放、繁华但实则封闭、空虚的美国主流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嘲弄。无论角色是游离于这片土地的大门之内还是之外,这种疏离感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碎片化和疏离感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叙事风格或话语。贾木许的电影呈现出对“宏大的叙事”或“元叙事”的怀疑,以及对某种无选择或类似无选择技法的崇尚。他的文本呈现出一种“精神分裂式”的结构特征,意义在这样的断片式叙述中被逐渐消解。
除了如《离魂异客》和《鬼狗杀手》等作品拥有相对较强的叙事性之外,贾木许的其他电影似乎都在进行一种流水账式的记录,完全无视“技巧”的存在。导演真正希望展现的,是角色们思想情绪和内心意识的流动,也就是所谓的“意识流”。正是这股“意识流”创造了贾木许电影的唯一构建可能,使得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独具魅力,引人入胜。
在贾木许的电影中,我们见证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独特魅力。他的电影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思想的碰撞和交融。他成功地将光怪陆离的人物和无逻辑的叙事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后现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