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2021年高考成绩的公布,学子们纷纷迈入了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刻。在这一重要时刻,也有一些心怀叵测的诈骗分子悄然出现,试图搜寻他们的“猎物”。今天,我们将通过三个真实案例,深入了解高考诈骗的套路,并为您揭开这些骗局的真相。
案例一:合作办学的陷阱
小白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其母通过朋友认识了邢某,得知他有“门路”可以帮助孩子进入知名大学。经过一系列操作,小白拿到了所谓的录取通知书,并在一所看似正规的大学学习了四年。最终却未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原来,邢某利用与高校下属机构的合作关系,打着与高校“合作办学”的幌子进行虚假宣传。法官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要仔细甄别这种非学历教育的培训班,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二:军校招生的骗局
杨某的女儿想上武警学院,便通过王某的帮助试图进入军校。王某谎称自己是武警学院的后勤部部长,可以帮助杨某女儿成为正规的军校生。为骗取信任,王某甚至带着杨某父女参观武警学院。但最终杨某女儿发现,自己上的只是学制两年半的自学考试,而非正规军校生。法官提醒考生和家长,军校招生程序严格,切勿轻信他人谎言。
案例三:篡改高考志愿的风险
叶同学因男友的私心,高考志愿被男友私自修改。最终,叶同学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男友因此被法院定罪处罚。法官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个人登录密码,以防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在这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进行诈骗。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帮助他们识别虚假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高考是人生中重要的一关,但在此过程中也要保持警惕,谨防诈骗。希望所有考生都能顺利步入自己理想的学府,开启人生新篇章。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朱健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