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华社电,在即将到来的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之际,我们被提醒到一个严峻的事实:全球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未被早期预警系统充分覆盖。这一信息来自世界气象组织在22日发布的一份新闻公报之中,此次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早预警、早行动”。
尽管超级计算机、卫星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已经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且手机预警和天气应用已经能够触及偏远地区,但各国在气象观测方面的差距仍然显著存在。尤其是对于最不发达国家以及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这一差距尤为突出。这些差异不仅影响到本地,更对全球早期预警的精确度构成威胁。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在世界气象日前夕发表致辞时提到:“我们正在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确保早期预警能够到达最需要它们的脆弱人群手中。”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发。从今年IPCC发布的报告来看,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正在持续增长,世界将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面临多重气候灾害。在这一背景下,世界气象组织强调了早期预警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塔拉斯进一步指出:“我们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热浪、干旱和森林火灾。大气中的水汽增多导致极端降雨和致命洪水;海洋变暖让热带风暴更加猛烈,海平面上升更是加剧了其破坏力。”
据世界气象组织去年发布的《天气、气候和水极端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图集(1970-2019)》显示,过去五十年间,全球报告的超过一万一起灾害与天气、气候和水带来的危害有关。得益于早期预警和灾害管理的改进,灾害导致的年均死亡人数已经显著下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超过五万降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不到两万。这一进步离不开各国和民众的共同努力和重视。
今日所取得的成就只是起点,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待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提高预警系统的覆盖面和准确性,让所有人都能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前做好预警和行动。共同面对未来可能带来的挑战和危机。我们深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科技的应用,我们有能力保护地球家园免受极端天气事件的侵害。(流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