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军,在高考界是怎样的一位存在?他的出题难度如何?来看看考生们的亲身体验吧!
葛军,这位1964年出生的数学大师,身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被誉为“数学帝”,“葛大爷”。他的一战成名之作源于2003年的高考数学题。那一年,他的出题让考生们苦不堪言,许多考生在考场上泪洒考场。原本预期能考到130、140分的同学,当年的高考数学分数却只在70、80分徘徊,大面积的题目无从下手,令考生在考场上怀疑人生。
葛大爷的传奇不止于此,他还参与了2007年、2008年、2010年的江苏高考数学命题。每年的高考,都有考生对葛军的出现心生恐惧。据我们所知,葛军已经退出了高考数学命题的舞台,不再参与高考命题。但他在考生心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
葛军的出题风格独特,常常不按常理出牌,让考生们复习的数学题变得无用武之地。他的题目超纲情况明显,考量智力发挥,让人捉摸不透。2003年理科平均分仅有55分,整个安徽省的一本线更是降低了50分,这两个数据就足以证明葛老师的出题实力。
网友们对葛军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些人认为他只是出风头,想标新立异,耍心眼算计人坑学生。但无论如何,葛军在数学领域的造诣深厚,他的出题风格独特且富有挑战性。
葛军的名字不仅在中国教育界响亮,更是成为了一种传奇。他的出题风格给许多考生带来了挑战,也引发了许多争议。他在高考数学出题上的“杀手”形象深入人心,江湖人称“数学帝”。
在考生的评价中,葛军的题目让人心跳加速,犹如一场智力与命运的较量。他的出题风格不仅在江苏、安徽等地掀起波澜,更是向全国发起挑战,让无数天之骄子感受到了他的威力。
葛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高考数学出题人。他的存在让高考数学变得更加富有挑战性,也让考生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无论如何,他都是中国高考历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他的出题风格独特且富有创新性,给中国的高考制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启示。对于未来的高考学子们来说,无论是否遇到葛军出题,都要保持平常心,努力备考,迎接挑战。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