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并优化其使用效率。其审计要点包括管理制度、取得情况、使用情况和处置情况的全面审查,这些构成了固定资产审计的核心内容。
在管理制度审计方面,审计师要深入审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制度的建立、修订及执行情况。他们需要确认企业是否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否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相关规定,并核实这些规定是否存在管理漏洞。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的安全和企业的运营效率。
在取得情况的审计中,审计师要关注固定资产的取得是否遵循效益原则,是否存在闲置现象以及是否合法取得。他们还要检查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是否纳入年度投资计划,并视同自有固定资产管理,同时核实固定资产是否及时办理验收并规范入账,以避免形成账外资产。
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审计中,审计师要审查是否存在未经批准的抵押、质押等担保现象,以及被司法、行政机关查封、扣押的情况。他们还要检查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是否符合规定,包括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率。审计师还要核实固定资产的盘点执行情况,确保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并形成清查盘点报告,以保障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在处置情况的审计中,审计师要审查是否按期处置已报废固定资产及闲置固定资产,并进行资产评估和备案。他们还要检查固定资产转让是否遵循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审计步骤方面,首先要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完整性。接下来是实物数量的审计,采用实地盘存法核实账实是否相符。然后是对增减变动的审计,审查新增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及其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同时检查固定资产减少的批准手续及会计处理的准确性。最后是对折旧的审计,审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否符合规定,并核实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通过对以上要点和步骤的全面审计,可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同时优化企业的管理效率。固定资产审计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