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损伤与代谢紊乱》
在探讨声音对人体的影响时,我们必须关注两种主要的损伤机制:机械性损伤和代谢紊乱。这两种损伤机制对人体的听觉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了解其影响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听力健康。
让我们深入探讨机械性损伤。实验表明,鼓膜的临界穿孔压力为0.18kg/cm2。当正波压力高达3000kg/cm2时,足以穿破鼓膜,导致听骨移位、鼓室内出血。这些变化通过听骨链和蜗窗作用于内外淋巴,使内淋巴剧烈波动,可能导致螺旋器和毛细胞的坏死变性。这一过程会对听觉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个体的听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代谢紊乱的影响。声音冲击引发的毛细胞爆震,会导致毛细胞内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降低。这种酶的活性降低会引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流堵塞,细胞变性。强烈的爆震波还会对身体其他部位造成破裂、出血和挤压。爆震波的峰值越大,暴露时间过长或反复受损,损伤程度就会越大。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鼓膜可能出现瘀血、浑浊甚至穿孔。值得注意的是,中耳和内耳的损伤程度有所不同,其中中耳的损伤较为严重。
声音对人体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必须认识到,过度的声音刺激会对我们的听力造成损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分贝的声音环境中,以维护我们的听力健康。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听力保护,珍爱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