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视角来看,感冒常常被归类为“虚寒”,其背后隐藏的是体质的虚寒特性。体寒的症状,可以根据其严重程度细分为轻度、中度与严重。
我们聊聊轻度体寒的症状。这类人群怕冷明显,手脚冰凉如冰。他们容易感冒,且恢复时间较长。生理期间,经痛如刀割,腹部下垂感显著。面色苍白,缺乏血色,容易感到疲劳,关节部位也容易出现酸痛。睡眠质量不高,容易醒来,睡眠深度不足。若您符合其中三项,那么便可视作轻度体寒。
接下来是中度体寒的症状。中度体寒的人群,口腔容易发炎,且容易长溃疡。他们容易便秘,时常感到胃胀不适。生理期也可能出现紊乱,天冷后经期可能会延迟或者血量变少。皮肤干燥,甚至可能开裂。脚后跟容易干裂,脚部血液循环较差。他们对冷食如水果、冰淇淋等有着较强的喜好。只要符合上述三项以上症状,便可视为中度体寒。
当体寒症状进一步加剧,便进入了严重体寒的境地。尿频且尿液排出困难,下半身水肿明显。即便睡一夜,手脚依然冰冷。起床时,手脚可能麻木。经常感到疲倦,四肢酸软无力,没有精神。胃部也常常感到胀气不适。这些症状若符合三项以上,便属于严重体寒症状。
无论是轻度、中度还是严重体寒,都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进行身体调理,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中医的调理方法如中草药调理、针灸、拔罐等都可以尝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体寒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