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维生素B1的摄取、吸收、需求以及遗传代谢等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其缺乏。母乳中的维生素B1含量低于牛奶,但如果母亲的饮食中缺乏这一营养素,母乳喂养的婴儿也可能受到影响。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腹泻、痢疾等,会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而对于快速生长的儿童,以及患有结核病、麻疹等疾病的孩子,其维生素B1的需求增加,若不及时补充,易导致缺乏。还有一些遗传性疾病,如父母近亲结婚的后代,也容易出现维生素B1代谢障碍。
(二)发病机制
维生素B1,也被称作抗脚气病因子或抗神经炎因子,是身体内不可或缺的维生素之一。它在高温碱性环境下易被破坏,但在酸性环境中相对稳定。此维生素在体内主要以硫胺素焦磷酸盐(TPP)的形式存在,约占80%,它是丙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助因子,与糖代谢密切相关。
缺乏维生素B1会阻碍糖代谢,导致能量减少,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能导致外周神经严重损伤、髓鞘退化和色素沉着等问题,严重的神经轴受损,坐骨神经及其分支受累较为常见。在心血管系统中,由于能量不足,可能出现心肌无力、周围血管平滑肌张力下降等现象。还可能出现组织水肿、肌肉萎缩以及消化道功能减弱等问题。
维生素B1的缺乏与多种身体系统的功能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可能引发维生素B1缺乏的因素,我们应该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