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因素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感染因素涵盖了多种病毒和细菌,其中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尤为常见。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常常可能并发细菌感染,使得病情更为复杂。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婴儿的气管和支气管相对狭窄。由于周围弹性纤维尚未发育完善,黏膜容易受到感染或其他刺激,导致肿胀和充血,进一步加剧了管道的狭窄。当分泌物变得粘稠时,不易被咳嗽排出,从而产生喘息声。
除了上述因素,过敏体质因素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婴儿遭遇病毒感染时,只有少数儿童会发展为哮喘性支气管炎。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同一病毒可能引起不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这与人体的内部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合胞病毒引起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体内存在特异性IgE抗体,其鼻咽分泌物中的组胺浓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同样感染但无喘息症状的儿童。
这些患儿的家庭成员往往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大约30%的患儿患有湿疹,血清中的SIgE含量普遍增加。这一系列证据显示,遗传因素和过敏体质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感染、解剖特点和过敏体质因素。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