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青光眼化验检查全解析
当面对新生儿青光眼这一病情时,化验检查是确诊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那么,具体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呢?
要进行家庭分析。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此了解家族病史是十分关键的。
要进行角膜检查。角膜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角膜直径的测量。使用测径器对角膜横径进行测量,正常新生儿角膜横径为10~10.5mm,生后第一年会增加0.5~1.0mm。若角膜直径超过12.0mm,应高度怀疑为新生儿青光眼。
二、观察角膜水肿浊度。早期病例的角膜浊度表现为轻度淡乳性,若实质层也出现水肿,浊度会更为明显。急性角膜水肿的角膜呈灰白色,类似轻度化学损伤的角膜外观。长期、严重的角膜水肿会导致永久性疤痕,加重角膜浊度,即使眼压得到控制,也无法恢复透明度。
三、观察角膜后弹性层是否破裂,这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通过观察角膜深处是否存在Haab图案来判断,不同部位的表现各有特点。
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的眼压一般为30~50mmHg,也有可能高达80mmHg。虽然眼压值对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诊断和治疗评价指标。影响眼压测量的因素很多,如婴儿的深度、眼压计和技术以及病变的大眼球等。
在选择方面,目前多采用基础进行婴幼儿青光眼的常规检查。儿童肌肉注射4~8mg/kg,注射后在10分钟内生效,持续约30分钟。醒来后可以继续睡几个小时。近年来,丙泊酚也广泛用于儿童静脉诱导,用于全身。
对于新生儿青光眼,进行化验检查时应当全面、细致。除了上述检查项目外,还应结合孩子的具体症状、体征以及医生的判断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为孩子提供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