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神经一科的徐雪主治医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了解到一种常见的眩晕现象背后隐藏的神秘机制。你是否曾在早晨醒来时,感觉整个世界都在翻滚,仿佛要发生地震一般?或者,当你晾衣服时,突然失去方向感,跌跌撞撞?甚至在一翻身之际,就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围绕自己旋转,伴随恶心呕吐的症状?这些症状的背后,或许是因为内耳里那些调皮的“小精灵”在捣鬼。
这些“小精灵”其实是位于我们内耳前庭感受器中的碳酸钙结晶,它们平日里安静地住在“客厅”,帮助我们在空间中感知位置。一旦它们变得调皮捣蛋,就会跑到各个“房间”里,向我们的大脑发送错误的位置信息,导致我们短暂失去方向感,出现眩晕的症状。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耳石症”,又被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虽然名为良性,但耳石症的后果不容小觑。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内耳疾病等都可能引发这些“小精灵”的调皮行为。不仅如此,它们还会因为某些未知的原因过于活跃,这就是原发性耳石症的出现。尽管有些患者可能因为长期反复头晕而精神负担加重,但并非所有与头、体位改变有关的头晕都是耳石症的表现。一些中枢性疾病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当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医生对“小精灵”的活动范围进行评估并进行精准的复位治疗。
中山一院东院眩晕中心负责人黄海威教授强调:“耳石症虽然是一种良性病症,但也需要积极治疗。因为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跌倒风险增加。”不仅如此,东院多学科合作联合前庭康复训练的实施,已经成功帮助许多患者解决眩晕问题。例如,罗女士长达半年的头晕困扰,经过专家们的详细诊断与手法复位治疗以及前庭康复训练后得以解决。通过东院多学科的合作以及前庭康复训练的实施,我们不仅能够解决眩晕患者的烦恼,更能够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小小的耳朵背后隐藏的大学问正是我们探索医学之路上的无穷宝藏。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些小精灵的奥秘,保护我们的听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