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肝的传闻纯属虚假,毫无医学依据。乙肝作为一种病毒性肝炎,其检测与诊断有着严谨的科学方法。喝盐水并不能查出乙肝病毒感染,也无法对刚感染的病毒产生作用。让我们深入了解检查乙肝的相关医疗项目及其意义,以及乙肝的传播途径。
医疗项目及意义:
1. 乙肝两对半:这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通过它可以了解身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状况。
2. HBV-DNA:此项目可定量检测乙肝病毒数量,从而评估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强弱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3. 肝功能系列:包含多项指标,如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
4. 血常规:观察血象变化可以提示肝硬化等病情的严重程度。
5. 甲胎蛋白(AFP):正常情况下,肝炎患者的甲胎蛋白很少升高。但如果甲胎蛋白持续升高,尤其是超过400纳克时,需警惕肝癌的可能性。
6. 胃镜:了解食管黏膜及周围静脉曲张情况,如存在静脉曲张,则提示已发生肝硬化。
7. 肝纤维化指标检查:通过抽血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
8. 乙肝病毒学指标:包括乙肝病毒“两对半”、乙肝病毒DNA等,以了解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大小。
9. 尿糖、血糖、尿常规:主要用于了解是否存在与乙肝相关的疾病,如性糖尿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传播途径方面: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垂直传播以及亲密接触(如接吻、共用牙刷等)都是乙肝的传播途径。医源性传播是指通过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用器材和血源及血制品传播。垂直传播则包括母婴、父婴传播以及家族性感染。了解这些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乙肝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