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儿童不适宜经常服用驱虫药 小孩子吃驱虫药有什么副作用

  • 女性健康
  • 2025-01-21 10:48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在儿童群体中,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率高达95%,常见的寄生虫如蛔虫等。为孩子进行定期粪便检查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发现孩子是否感染寄生虫,还能确定感染的是哪种寄生虫。有些家长在孩子出现脸色黄瘦、食欲不振的情况下,就怀疑孩子体内有虫,盲目服用驱虫药物。如果看不到虫子排出就持续用药,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

驱虫药物的种类繁多,有的专对寄生虫有效,有的则具备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哌嗪(驱蛔灵)、噻啶(抗虫灵)、左旋咪唑、甲苯咪唑、印楝皮、乌梅以及君子等。虽然这些药物对驱虫有一定效果,但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例如,驱蛔灵虽然毒性较低,但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头晕、头痛、呕吐以及肝功能损害。印楝皮则因其苦寒性质可能损害胃部,过量甚至可能致命。

家长不应随意给孩子长期服用任何驱虫药物。对于肝肾功能较差、脾胃虚弱的孩子,更应谨慎。当婴儿因鼻塞而哭闹时,家长常常慌乱,可能会随意滴入萘甲唑啉(鼻眼净)来治疗。这种药物是肾上腺素药物,分为浓度较高的0.1%和较低的0.05%两种。它的血管收缩效果强,能使局部血管通风舒畅,常被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但由于婴儿的耐受性较低,鼻粘膜能迅速完全吸收药物,因此滴入萘甲唑啉容易导致婴儿中毒,症状可能包括嗜睡、呕吐甚至昏迷。

如果婴儿出现鼻塞,家长应先尝试用棉签清理鼻内异物。如果鼻塞状况仍未改善,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方法,如滴入薄荷油、使用0.5%的滴鼻液,或者用热毛巾敷鼻子和额头。务必避免使用萘甲唑啉,以确保婴儿的安全。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