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妊娠期,由于一系列生理因素,如血容量增加、妊娠早期呕吐和食欲不振等,孕妇容易出现贫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应对之策。
目录
一、孕妇为何容易贫血
二、孕妇贫血及禁用药的须知
三、孕期贫血的症状表现
四、孕妇贫血应如何调理饮食
五、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
一、孕妇为何容易贫血
在妊娠期间,孕妇对铁元素的需求明显上升。众所周知,铁是血红蛋白的基本构成元素,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妇体内的血容量大幅增加,同时胎儿和胎盘的发育也需要额外的铁元素。如果孕妇体内铁储存不足,或者因为某些疾病如胃病、肠道寄生虫病等影响铁的吸收,便容易发生贫血。
二、孕妇贫血及禁用药的须知
妊娠期贫血大部分为正常现象,但也可能是病理性贫血。如果血红蛋白数值低于一定标准,就需要引起注意。孕期贫血的原因主要有缺铁、缺乏叶酸和维生素等。除了生理性贫血,孕妇还需要警惕其他类型的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等。孕妇在贫血期间应特别注意药物使用,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
三、孕期贫血的症状表现
孕期贫血的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乏力、头晕、耳鸣、食欲差等。缺铁性贫血是孕期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一般从妊娠中晚期开始发生。除了这些常见症状,孕妇还应该注意皮肤、眼球是否发黄,以及小便颜色是否变化,因为这些可能是黄疸的症状,也是某些贫血的特征表现。
四、孕妇贫血应如何调理饮食
对于孕妇来说,饮食是防治贫血的重要途径。富含铁质、叶酸和维生素的食物应成为孕妇餐桌上的常客。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偏食,有助于预防贫血。
五、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
随着孕期的发展,孕妈咪的身体经历着许多变化。其中,血容量的增加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变化。在孕晚期,血容量大约会增加1300毫升,但这也导致了血液的稀释,红细胞数和血色素相对减少。当孕期血红蛋白低于100g/L时,便被诊断为贫血。
很多孕妈咪在怀孕前因月经失血,导致怀孕后体内存贮量不足。而胎盘和胎宝贝的发育都需要额外的血液量,使得铁的供给量需求激增,达到孕前的两倍。孕妈咪怀孕后胃酸减少和饮食中铁的吸收困难,以及未能通过饮食摄取足够的铁,都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除了缺铁性贫血,叶酸性贫血也是孕期常见的贫血类型。这主要是由于怀孕后身体缺乏叶酸所致。怀孕后,孕妈咪的身体对叶酸的需求量增加,却因为多种因素导致摄入不足。包括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以及妊娠期叶酸从尿中排出量增加等。如果饮食中动物性蛋白质和新鲜蔬菜摄入不足,就更容易引发叶酸性贫血。
面对孕期贫血,食物是最佳的补血良药。阿胶是众所周知的补血佳品,简单煮食即可。家常小粥如红糖桂圆紫米粥,既美味又补血,做法简单,是贫血孕妇的理想选择。凉拌黑木耳、炒猪肝、红枣汤煮蛋等也都是补血的好食材。面食中的补血小窝头也是一道不错的甜点。
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不可小觑。严重的贫血会导致胎儿缺氧,引发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甚至死胎。孕妇应注意防范贫血,如出现疲倦、乏力、头晕等症状,应及时检查是否患有贫血。当指甲变薄变脆、苍白无光泽时,可能已经处于重度贫血状态。
对于贫血的孕妇,应多补充含铁食物。例如,用血块煮汤、食用肝脏和鱼肉等。缺铁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由于孕妇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在补充铁剂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补充维生素C等,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