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及其引发原因
目录:
一、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
二、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引发原因
1. 好发因素
2. 病原菌
三、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常见症状
四、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与注意事项
五、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饮食建议
一、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
支气管肺炎是肺炎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诊断:根据急性起病、呼吸道症状及体征,结合医生的临床判断,一般可作出诊断。
2. 辅助检查:必要时可做X线透视、胸片检查,了解肺部病变情况。咽试子、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等病原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原体。
3.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和粒细胞增多、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时,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
二、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引发原因: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引发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好发因素和病原菌。
1. 好发因素:婴幼儿时期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等,容易发生肺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展,容易发生传染病及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内在因素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且发病较严重。
2. 病原菌: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均可诱发支气管肺炎,以细菌和病毒为主,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
三、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常见症状: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起病急骤或迟缓,早期体温多在38-40℃左右,多为驰型或规则发热。拒食、呛奶、呕吐或呼吸困难也是支气管肺炎的常见症状。
四、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与注意事项:
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护理和体格锻炼,预防佝偻病及营养不良。
2. 防止急性呼吸道感染及呼吸道传染病。
3. 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感染,积极防治可能引起严重预后的并发症。
五、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饮食建议:
1. 多吃高蛋白营养丰富食物如瘦肉、蛋类、鲜鱼等。
2. 主食以米饭、米粥等易消化食物为主。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消耗人体正气的急性热病,影响脏腑功能,容易导致消化功能降低。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选择高营养、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摄入大鱼大肉、过于油腻的食品,以免中焦受遏,阻碍运化,导致营养不足。油腻食品大多性温,容易产生内热,湿滞成痰,不利于肺气的恢复。
对于辛辣食品,由于其性质温热,易化热伤津,对于属热病的肺炎患者来说,摄入这类食物如同负薪救火,会使病情加重。应避免加入辣椒、胡椒、芥末、川椒等调味品。酒类也属辛热之物,会刺激咽喉及气管,引起局部充血水肿,肺炎患者应完全禁用。
对于水果的摄入,要适量并选择品种。虽然多数水果对肺炎患者有益,但不宜食用甘温的水果,如桃、杏、李子、橘子等,以免助热生痰。过量食用寒凉性质的水果也可能会损伤脾胃阳气,有碍运化功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在中医治疗中,小儿支气管肺炎属于温热病范畴中的“风温犯肺”、“肺热咳喘”等证。治疗时多采用宣肺清热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临床上的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由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包括麻黄、知母、石膏、金银花、板蓝根、鱼腥草、甘草、苦杏仁、黄芩和连翘等。这些中草药协同作用,能有效抑制气管炎性刺激,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降低体温,减少菌体蛋白质合成,加强排痰,抑制咳嗽中枢,从而发挥显著的平喘、解热、抗感染作用。
对于支气管肺炎患者,合理的饮食和中医辨证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